在工业制造领域追求精细化与高效化,泰达自动化设备凭借对设备性能的深度钻研与丰富实践,深知中山抛丸机试车环节的重要性。试车步骤的严谨性与注意细节的把控,直接关乎设备后续能否稳定运行、达到理想的表面处理效果,下面就为您详细阐述中山抛丸机的试车步骤及注意细节。
以下是中山抛丸机试车的详细步骤及关键注意事项,结合您此前咨询的设备调试、钢丸循环维护等历史信息,系统化整理如下:
一、试车前准备
技术资料核对
对照厂家提供的《通过式抛丸机调整指南》(参考9月22日记录),确认设备参数(如抛丸角度30°~60°、钢丸流量额定值)。
检查电气图纸与实物接线一致性,重点验证电机转向标识。
机械部件检查
钢丸循环系统:确保提升机皮带张紧度、分离器筛网无堵塞(关联9月8日钢丸不畅排查建议)。
抛丸器:手动旋转叶轮,确认无卡滞;检查叶片磨损情况(对称更换,动平衡要求)。
安全防护确认
急停按钮功能测试,防护门联锁开关有效性验证。
除尘系统管道连接密封性检查(避免试车时粉尘泄漏)。
二、试车步骤
1. 空载试运行(无工件)
启动顺序:
① 开启除尘风机 → ② 启动提升机 → ③ 运行抛丸器(逐步提速至额定转速) → ④ 开启输送系统。
监测要点:
各电机电流是否稳定(异常波动可能提示过载或机械阻力)。
抛丸器振动值≤2.5mm/s(超标需停机检查动平衡)。
2. 负载试运行(带工件)
参数调整:
根据工件材质(如铸铁/铝合金)调整抛丸时间(首次建议短时测试,逐步延长)。
观察表面处理均匀性,必要时微调抛头角度(参考9月16日江门抛丸机角度调整经验)。
质量验证:
使用粗糙度仪检测Ra值,对比Sa2.5级标准(如清洁度≥95%)。
3. 系统联调
同步性测试:
输送带速度与抛丸流量匹配(避免工件堆积或抛射不足)。
除尘效率检查:
目测排放口无可见粉尘,压差计读数≤1500Pa。
三、关键注意事项
安全风险防控
试车时人员远离抛丸器辐射区,佩戴护目镜及耳塞。
紧急情况下优先使用急停按钮(非断电开关,防止数据丢失)。
故障预判与处理
钢丸飞溅:检查密封帘是否完整,回收刮板有无磨损(复现9月8日建议)。
异响处理:立即停机排查轴承润滑或叶片紧固状态。
数据记录与验收
记录试车参数(电压、电流、抛丸强度等),作为日后维护基准。
按《调整指南》完成阿尔门试片测试,存档强度曲线图。
四、试车后维护
首次保养
清理弹丸残留,检查所有紧固件(尤其抛丸器螺栓)。
补充润滑点(轴承、链条)专用油脂。
长期优化建议
每月校准一次除尘脉冲间隔(参考历史除尘效率问题)。
建立弹丸损耗台账,定期补充新丸(混合比例≤10%旧丸)。
若需针对某类特定工件(如大型焊接件)的试车参数模板,可提供具体需求进一步细化! http://www.tdpaowanji.com/